Day1 2009.08.14港口部落 露宿石梯坪
Day2 2009.08.15自助式原鄉風味餐 夜宿羅山
Day3 2009.08.16有機行旅,講古羅山 夜宿赤科山
Day4 2009.08.17避暑的金色大地 家
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試著離開城市生活,趁著這次基金會的活動,再加碼兩天給自己第一次這樣的經驗!
港口部落 露宿石梯坪
14日14:00八月份的排班完全告一段落,帶著昨天收拾好的行囊,朝著遠離城市的方向,啟航!那在花蓮市上方厚厚的雲層頗不討喜,但在往南的路上卻有著另一片天空等著我們。此時沿著台11線往南行一路上看天色慢慢變化是場華麗的表演,身上只需要簡單的行李不用太沈重的包袱,這樣的裝扮非常適合欣賞如此的美景。傍晚時分抵達石梯漁港,在一桌菜十幾個人分的情況下迅速的一掃而空,不過十幾張嘴的飯桌也真有另一番風味。水足飯飽後今晚的行程是欣賞海岸阿美對於早期巫師文化的舞蹈——樂舞。
巫師文化在港口部落裡有幾十年的文化斷層。巫師在阿美族裡類似於醫生的職位,並不是想像中的懂魔法或者下降頭之類的。據描述小時候體弱多病者,在經過巫師幾次治療後仍無法改善,便會透過儀式讓他加入巫師的團隊,情況將得以改善。而這樣的文化,在其他的宗教進入後也被部落慢慢遺忘,是幾位在部落裡年長的媽媽慢慢的想起這些舞步與旋律,才拼湊出這一首樂舞。雖然還不甚完整,但在部落媽媽們慢慢的將記憶挖掘,這一場次到最後果真又多了一些部落媽媽們想起的段落,著實值得細細品味,不過由於他並不是一種很觀光性質的表演,若只是想看熱鬧的人恐怕會失望。
整段表演從傍晚時分直至夜幕深深,最終以眾人圍圈合舞收場。忘不了的是原住民們團結在共舞時敬的酒,眾人同杯共飲。曲終人散時才終於意識到滿天閃爍動人的星辰,點點心光閃爍銀河間,我始終不忍燃起一絲光線探路,深怕錯過了任何一顆在角落閃動的微弱,並企圖以相機收藏今晚,可惜在如何努力也無法將此情此景的海角星空收藏,於是我們攜手靜靜走在由海洋交響樂團伴奏的星光小徑上。月緩緩升起,一幅浪漫的月光海畫面在眼前呈現,才終於懂了十一郎寫的月亮惹的禍。
圖說:可惜攝影技術不到家..拍不出那樣的唯美。
與自然相伴談天到夜深,著實是令人難忘的夜晚,可惜城裡來的孩子就是惹不起蚊子徹夜熱情相伴,無法成眠的疲憊,果不其然在清晨仍然一身疲態!迅速的盥洗後一邊走,右手卻也一邊在左手與大腿之間來來回回的抓著癢,天以泛起光亮,我深怕錯過這色彩變化的始末與即將乍現的陽光,急促的遊走在海岸找尋屬於這場日出搖滾區的方向,幸好有報馬仔提供了不錯的位置,讓我得以無憾...只見一抹淡藍在空中漸漸暈開,而在海平線色彩也隨即豐富起來,恍如迷人女子臉上的紅妝。是最後降下的露水?亦或是這天邊暈開的紅?此時疲憊早已拋至腦後...
圖說:夜有月光海,晝有日光海。
圖說:將這片海岸化做剪影。
自助式原鄉風味餐
趁著此時太陽尚未日正當中還不成氣候,潮水也尚未退到最低潮正是走訪潮間帶的最佳時辰!卻不知怎的只見橫走的螃蟹與魚貫前行的小魚,與去年相比真是相差甚遠...於是再往離岸更遠的區域前進,海葵、陽遂足、海參、馬糞海膽等等多樣的潮間帶生物才一一發覺。這片海洋豐富的生命力,此時開始讓我更加難忘!當太陽從海平線緩緩上升了35度角,該是我們離開的時候了,此處的海蝕地形多元,刺著腳的我腳步下崎嶇的岩岸讓我步履蹣跚,但也只能慢慢的走回露營區。
今日精彩的行程是完全自助式午餐!恐怕有人仍不明白這說法是何意思,從材料的蒐集開始皆自助式,屋後有半片山坡種滿了野菜,隨意自取...再次踩著笨拙的腳步,踏著沒有路的山坡前行,殊不知這身輕鬆休閒短袖短褲的裝扮,在此竟是將功德做給成群的蚊子,但仍然邊走邊照著拉外說的摘下山蘇中才抽起不久的嫩葉,沒想到看似容易的動作做起來是如此吃力,原來這叢林野外看似愜意的生活可不是想或喜歡就成了的事。猜是拉外也不想我們太累早有準備一些其他的食材,眾人也就開始七手八腳的幫忙,眼看是與城裡迴異亂七八糟的烹調方式,我一顆心在餐桌前七上八下的等待....我中意屋前那座可石板烤也可煙燻的爐子,此時剛升起的火正旺,而燃火的竹子煙四處飄散正嗆,可石板上魚烤的正香!桌上酥酥黃黃的烤魚香了整桌菜,而那盤山豬肉對了飯的胃,如此辛苦落下的汗水,此時此刻,值得了!
飯畢,拉外領著我們走過一條小徑下到海灘,不久就轉進一旁的小溪,溪水沁涼可惜背著相機的我無福消受,僅能往前一小段便折返,緣來時路而歸。
有機行旅,講古羅山
礙於我加碼行程只好在此與大家告別繼續旅程,繼續往南從海切回山,今天的目的地是有機村——羅山。抵達之初眼前景象迴然不同於台11線,一整片綠的鬱鬱青青、穿插著田埂阡阡陌陌,大片水田放了水淺淺的、剛插上了新秧嫩嫩的,水田裡的綠水平滑如鏡倒映著山郭,這正是鄉村農稼。羅山村民多為客家人來自竹苗一帶,羅山有著大片的土地但三分之二皆為山坡地,僅三分之一能夠耕作,起初村民十分稀少,若有人願意遷移至此村長就會分一塊水田予其耕作,助其於此開始新生活,所以慢慢有人遷入。而羅山著名的是泥火山,這裡的村民很早就知道利用泥火山噴出的天然氣燒水,之後甚至知道泥火山的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,搭配上當地有機黃豆就可做出可口的火山豆腐,根本不必添加石膏。現在在羅山體驗農村莊稼生活蔚為風行,火山豆腐DIY就是其中之一!
羅山是個樸實自然的村落,正因為其地勢三面環山狀如畚箕,鄰近村莊的污染物有山做界,且又有獨立的水源,是非常適合推行有機村,經過輔導下沒有高學歷的村民終於曉得"有機"兩個字,其實對他們而言只是回到他們最初耕作時取用皆於自然的方式。然而現在卻認為羅山有機村輔導有成,又欲將此推廣為觀光景點,讓現在久居都市的人們體驗農村生活好是好,但當司機們操著一輛輛遊覽車載著人山人海的團體客至此,亦或是散客自行驅車前往,這羅山還有機不有機?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,狀況若不見改善不久羅山不僅不有機,終將成為非常商業的觀光景點,那...現在我所遇到的這些莊稼人的人情味呢?
雖然羅山地大但觀光景點卻不多,如果沒有在此體驗農村生活,其實僅僅半天已足夠。只是來匆匆去匆匆的旅行很難細細品味這沿途飄逸的青草香...當我將離別時,仍不忘再回頭看看這綠的鬱鬱青青的村落。
避暑的金色大地----赤科山
再回到台九線上羅山是這趟行程的折返點,開始往北行,今晚的歇腳處是赤科山。雲在山腰積了一上午,顏色早已不是乾淨的白,果不其然在途中飄下了雨,慶幸雨勢維持不久即停歇。上山前加滿了油,好隨著山勢蜿蜒而上,柏油路面讓上山輕鬆不少,幾個爬坡、幾個連續彎路、幾個大彎後,山下群落的房子變的渺小,迎面而來的風添了幾分涼意。山上是雨過天青的面容,煙雨消散後山裡的空氣分外清晰,短短約14公里路程竟帶我爬上了海拔950公尺的高度,涼爽的不像是夏天!可惜此時天色稍晚一日美人之稱的金針花,依然金黃卻已是老態龍鍾只得等待明日新秀燦爛!而赤科山的景點中我對於萬噸石龜最感興趣,趁著太陽未下山循著指標前往,被橫竹檔下的入口處我們只能靠雙腳前行,卻也正好是如此前行不久便覺得這山谷之間有如世外桃源!
在滿桌的金針大餐後,這的夜空也有著滿天星辰,只可惜身體已疲憊不願走遠,不然我猜景象定也是十分動人!前天看過了日出海平線,來到了山裡次日清晨同樣起了個大早,循著山路只見路旁的金針花上方飄著一層水氣甚是迷人,尚未盛開。當然美景無法久留,繼續前進就定位,等待旭日東升!早起的不只我們,在太陽以火紅之勢衝上稜線染黑山凹,剎時快門聲大作,才短短幾分鐘當良辰美景已過,眾人隨之散去。而我們將這起伏平緩的山頭做了一圈巡禮,將我們的身影與花朵一併收藏,最後沿著小徑欲走向觀景台,兩旁的蝴蝶隨著我們的腳步翩翩起舞畫面始終難忘!
後來發覺我似乎愛上了這樣絲毫不華麗的旅遊方式,簡單的行李不必裝著華麗的衣裳,精打細算後的旅費不必擔心無法負擔,只要拿起背包不必理由即可啟航!只是想將步調放慢看遍沒看過的景色,走遍沒走過的城市,也將暖暖的人情味及感動細膩收藏。
最後回程才下至山腰時,我猜我已經開始懷念山上了!因為山下的酷熱遠不及山上的涼爽快意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